然于风寒初入阳明之表,即用麻黄桂枝发汗者,以急于除热而存津液,与急下之法同。”何等直捷!在外下更加“而反下之,故令不愈,今脉浮,故知在外”等句,要知此等繁音,不是汉人之笔。
故胃中虚冷,亦得称阳明病,因其表症如此也。 本论所称发热恶寒发于阳,无热恶寒发于阴者,是阴阳之别也。
又当于热实二字着眼,六七日中,详辨结胸有热实,亦有寒实。麻黄症热全在表。
太阳烦躁为阳盛也。”合观之,不得以无汗为非中风矣。
论麻黄、桂枝汤者,谓宜于冬月严寒,而三时禁用。伤寒者,寒伤君主之阳也。
盖太阴阳明,地面虽分,并无阻隔。觉寒热之俱重;鼻鸣见风之轻,身疼见风之重;自汗干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