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海有余者,气满胸中,息面赤;气海不足,则气少不足以言。凡病解时,必于其经气之旺。
方有执曰:服桂枝汤,证转大汗出,脉转洪大者,乃风多寒少,风邪欲散而以微寒持之,两者皆不得解,而寒热如疟也。夫五脏六腑十二经,气相输,络相通,岂有传足而不传手者哉!亦岂有伤足而不伤手者哉!虞天民谓热先手程应旄曰:伤寒之有六经,无非从浅深而定部署。
今脉浮身有微热而渴,乃表邪未得全解,故用五苓,借桂枝之辛散,和肌表以解微热也。夫栝蒌味甘寒,《经》云∶“泄其肝者,缓其中。
物出无声,谓之吐;声物并出,谓之呕;声出无物,谓之干呕;干呕者,即哕也,以其有哕哕之声,故名曰哕也。夜半,阴尽阳生之时也。
日晡潮热,胃热盛也。肝系在心肺下,着左胁,上贯膈,入肺中,与膈膜相连。
虽见浮而动数之阳脉,一经误下,则必变为迟阴之脉矣。岐伯曰∶谷入气满,淖泽注于骨,骨属屈伸,泄泽补益脑髓,皮肤润泽,是谓液。